Youth Hong Kong Vol.17. No.3
Hong Kong Comedian Vivek Mahbubani's Funny Formula: Being the Odd One Out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5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in an Indian household, comedian Vivek Mahbubani always felt like the odd one out at school, where everyone spoke Cantonese. In this conversation with Youth Hong Kong magazine, he shares how growing up between cultures shaped his comedy and identity. Switching effortlessly between English and Cantonese, Vivek turns life’s challenges into stories that connect people — and laughter that bridges differences.





089期《青年 空間》雜誌
XR 延展實境技術走進校園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5
隨著科技進步,虛擬與真實往往能夠交錯,演繹出叫人耳目一新的創作。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 (M21)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藝術科技高級文憑課程師生最近藉青協「數碼青年展」攜手合作,探索延展實境的可能,利用虛擬製作拍攝技術擴展現實場景,將物理空間無縫延展到學生創作的虛擬場景中,並藉著計劃讓有志於此的年輕人,更好地理解、體驗和應用虛擬世界於學習與教學中。





Youth Hong Kong Vol.17. No.2
What Is Financial Freedom? A Myth or a Real Goal? 甚麼是財務自由?神話還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5
For the first time, Youth Hong Kong magazine took to the streets to ask young people what financial freedom means to them. Is it about having no debt? Being able to travel freely? Or simply not having to worry about the next paycheck? The young voices we spoke to shared candid, surpris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answers. Watch the video to hear what they had to say.





085期《青年 空間》雜誌
黃婷欣 ── 每人也有自己的位置 誰都可發光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4

人人生來獨特,與人有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與其標籤異同、執著分類,不如擁抱每個獨特個性,盡力雕琢成自己喜愛的模樣。第九屆「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獲選青年、教育工作者黃婷欣(Katrina)撰寫《SEN心思詩》詩集,道出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心聲,期望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需要,你是獨一無二的,但絕對不是孤獨的。」同樣身患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她,堅信只要有才華,總會找到發光的地方。





084期《青年 空間》雜誌
黃妍:她唱她所閱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4


「你與書中人一起經歷,好似真有一個人生在裡頭──我不曉得怎樣形容, 即你的人生有一個分支,在書中度過一段時間,再出來時,你發現那個分支是真的存在。」 ── 歌手 黃妍(Cath)






082期《青年 空間》雜誌
留一夜與你喘息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4

夜深了,但礙於生活的壓力、對未來的不安,不是每個人也能安然入睡。望著烏燈黑火的城市,很容易孕育寂寞與空虛,然而請記得,再冰冷的夜,只要願意伸出手,依然可以找到陪伴與歸宿。在這個晚上,一位熱衷於深宵活動的青年,一位夜展社工,聊的正是夜的魅力、自由與相伴。






081期《青年 空間》雜誌
用搖搖站在世界舞台

Video Shooting
2023

「搖搖只是一個向上向下的玩具」。在接觸畢生興趣前,陳俊軒(阿軒)也像大部分人一樣,對搖搖抱有如此誤解,以致在2002年風靡全港的搖搖動畫播出時,還在讀小六的阿軒並沒有因為動畫而沉迷,反而是之後無意中在商場看到搖搖表演後,才發現搖搖的花式數量之多、變化之複雜、難度之高,都與之前的認知大相徑庭,因而被其吸引。21年來,阿軒已經從玩搖搖的小孩進化成活躍的搖搖選手、表演者、導師及比賽評判。







081期《青年 空間》雜誌
唱詠遊戲世界的歌姬

Video Shooting
2023

歌手葉巧琳(Mischa)是本地知名的遊戲機迷,她製作歌曲認真,打機也不馬虎,曾言:「打機係一種治癒,一種救贖。」Mischa最近的音樂企畫《The Odyssey of Freya》,也是以遊戲為題,用「RPG(角色扮演遊戲)打大佬」的概念比喻人生關卡,鼓勵大家勇敢面對困難。今趟採訪Mischa,除了談她的打機經歷,更想與她探討如何在打機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繼而再進一步,讓兩者相輔相成。






080期《青年 空間》雜誌
歷史導賞 新與舊之間的連線者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3

選在前粉嶺裁判法院做這場訪問,如同一個精心設計的巧合。建於1960年的三級歷史建築,如今因曾作為《正義迴廊》、《毒舌大狀》等多套熱門電影、電視劇及MV的取景地而成為年輕人的熱門打卡點。以新傳舊是保育活化的常見思路,歷史建築如此,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的「文化保育大使」計劃亦是如此—參與者跟隨專業導師學習導賞技巧,隨後親自帶領公眾深入認識北區的歷史、古蹟和變遷,以各種新的方式,讓更多人感受舊時的老派文化之美。






080期《青年 空間》雜誌
大和堂 煮製新舊融合的人情味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3
2017年尾,計劃創業的海歸青年石浚鏗(Henry)行經九龍城衙前塱道,見一騎樓舊舖閘門深鎖,外面掛了出租的牌子,覺得可能適合,於是撥了上頭的聯絡電話。經紀前來,打開大門,原來裡頭曾是藥行。看著充滿質感的木枱和百子櫃、泛黃的執照及牌匾,Henry腦海湧出一個念頭:想在這裡開一間咖啡店,為顧客奉上融合中西、既新潮,同時又不失老派人情味的食物。






保良局世德小學
短劇表演及合唱 | 世德真妙

Animation & Art Direction
2023








保良局世德小學
第十八屆陸運會
「邁向廿一‧笑迎挑戰」宣傳片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Video Crew Leading
2023






保良局世德小學
「邁向廿一‧笑迎挑戰」宣傳片

Video Shooting & Post-production
2022






香港紅十字會
「傑出紅十字青年會員」選舉宣傳片

Video Shooting, Animation & Post-production
2018


香港紅十字會舉辦「傑出紅十字青年會員」選舉,旨在表揚在紅十字青年團內表現卓越,同時在學業、學校活動和家庭生活方面也取得均衡發展的會員,以此鼓勵他們成為榜樣,繼續推動紅十字青少年運動和全人發展。